权威认证|铁汉生态青岛柏果树河项目登载《景观设计》杂志
发布人: 时间:2016-11-28 点击数量:
近日,作为景观及城市规划设计领域首屈一指的国际性权威刊物,《景观设计》2016年75期上登载了铁汉生态关于《青岛东方影都柏果树河修复与景观营造》的专题文章,铁汉生态独有的生态景观设计理念再次被业内专业期刊认可。
《景观设计》杂志创刊于2002年,是景观及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权威行业期刊,以繁荣景观创作、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景观设计》杂志强调于打造本土特征中的国际化品质,关注国际思维中的地域特征,用世界的眼光来探索中国的命题。期刊实行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发行量2万余册。
2016年75期《景观设计》
本次刊登的是由铁汉生态北京设计院独立设计完成的青岛东方影都柏果树河修复与景观营造项目。项目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柏果树河入海口处,总面积25.2万平方米。规划设计结合场地现状及周围环境,创造适宜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真正意义上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展现新时代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与活力。
目前,该项目施工进度稳定,施工效果良好,设计院在规划、设计及建设全程落实生态设计理念,得到万达业主的肯定。未来建成后,该项目也将成为青岛东方影都的生态门户。
青岛东方影都柏果树河修复与景观营造项目——《景观设计》报道
一直以来,铁汉生态始终秉承铁汉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伦理认知、施工价值取向和景观设计理念,将生态技术与景观艺术完美融合,始终致力于以“让天更蓝,水更清,家园更生态”的生态标准打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精品工程。
无论是艾景奖,还是行业权威认证,每一个肯定是铁汉生态的功勋章,更是勉励铁汉更好发展的新起点!
青岛东方影都柏果树河修复与景观营造
《景观设计》2016年75期
水源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河流是一切城市文明建设的根本。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的生活生产行为对河流的生态基底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河流的生态功能逐渐退化、失去活力。同时,河流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也渐行渐远。
柏果树河段早期上游河岸两侧长有郁郁葱葱的杨树、国槐,河滩长满了芦苇,水质较佳,鸟类、鱼类、小型哺乳动物以及两栖类动物都能稳定生存。然而,在后期开发建设中不注重保护,原有的树木被大量砍伐,荒草丛生,大量的建筑废料和生产垃圾也堆弃在河道两岸,严重破坏河道原有的生态基底和自然风貌。
项目概况
东方影都柏果树河段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柏果树河入海口处,河道全长1890米,宽115-230米,总面积25.2公顷,为季节性河流。河道上游两侧为万达影视基地,下游两侧为万达SOHO。
上游河段两侧现存的杨树林景观效果较好,河道内的小岛上有片长势较好的芦苇;中段北侧有少量杨树、槐树等乔木,还有成片的芦苇,与河道的土地斑块以及水流形态形成了一种很特别的冰河世纪时期的景观效果;下游(临SOHO公寓段)河岸两岸人工化程度较高,乔灌木数量种类丰富,但布局较为松散,缺乏设计感。河道两侧置石布置很多,可结合植物来营造景观。
规划设计
项目设计旨在突出“山城海岛”,在着力打造“生态水脉”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前提下,修建和恢复柏果树河的生态环境,合理保护和利用基地内的自然资源,并结合青岛东方影都的影视文化,展现新时代城市滨水生态与活力。基于项目的定位,设计重点考虑一下三个方面:
1、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打造一条能够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可有效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生态河道,创造良好的生境系统,为鸟类、两栖类动物提供了自然栖息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
2、营造优美自然的河岸线及丰富多彩的水景观形态,恢复河流沿岸储水湿润带,充分展现河道魅力。
3、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河道现状湿地、林木,将软景设计作为重点,营造丰富的河道植被景观;硬景设计以最小干预为原则,游憩空间的打造则注重结合现状地形和植被情况,在增加人的参与性的同时,实现对场地的最小影响。
对上游河段,设计师结合丰富的水系形态和良好的林带空间打造林下观赏空间,采用干预较少的设计手法,主要以动态观赏为主,设计少量停留空间。局部调整原有驳岸,结合现状形成自然生态驳岸,人工痕迹较少,增加水生植物,营造良好的动植物生境,提高物种多样性。
植物设计在保留现存杨树林的基础上,对林下的灌木丛进行清理,补植大片野花组合和观赏草植物,野花相继开放,观赏草形态颜色随季节变化,在林下形成自然野趣的景观。
中段现存乔木较少。水面较宽,水景及水生植物结合较好,结合现状增加乔木,丰富高空景观,水库处局部增加休息观赏平台,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的活动空间。其他区域均采用自然驳岸形式,水中增加生态岛、浅水景观,形成城市湿地,大小不一的自然生态绿岛成为各类河鱼及虫蛙的繁衍栖息地,组成丰富的生态系统。
下游以开敞空间为主,是聚集人气、增加河道活力的场所。设计师将外围市政道路到水岸的区域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功能空间:以硬质铺装为主的广场空间、以亲水平台为主的过渡空间和以植物景观为主的滨水空间。
在广场空间内,设计师通过电影主题雕塑、小品、廊架等展示电影文化,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过渡空间可以满足人们日常亲水观水的需求。各游憩空间通过步行道与自行车道两种慢行交通方式进行串联,确保区域慢行系统的连贯性和便捷性。
下游河段位于入海口处,土壤盐碱度较高,不利于植物生长,且风暴潮对驳岸造成了严重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为了应对这一状况,设计师设计了石笼和抛石驳岸,增强抗冲刷及抗腐蚀性,达到很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设计师结合场地现状及周围环境,以生态廊道、影都水脉、最小干预为设计原则,致力于修复以生态基底为依托、兼具电影文化特色的生态河道,同时利用湿地水生植物提升河道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营造出良好的动植物生境,为鸟类、鱼类等动物提供自然栖息地,形成绿树掩映、鸟飞鱼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
建设单位 丨 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 丨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
作者介绍 丨
禹晓峰 1982年生/男/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设计院设计师
丁 珂 1979年生/女/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设计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