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
这是一张图片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陈伟元:新生态景观主义的实践“潮”向

发布人:   时间:2015-11-13  点击数量: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潮——新生态景观主义的实践》。

先解释一下这个潮字,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潮流的意思。思潮,顾名思义,就是思想的潮流和导向。我们设计这一行的设计思潮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十九世纪流传下来的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思潮;以德国理性的以机器和技术为中心的设计思潮;以流行时尚、刺激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思潮;北欧功能主义,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思潮;以及以自然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潮。我们今天跟大家探讨的,就是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潮,也叫生态设计、绿色设计。

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看过《大自然在说话》这部公益片,里面有句话是“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由国际民生、大自然独特的视角倡导人类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关爱环境。危机这一块就很清楚了,我就不说了,说一下我们的应对,我们的思考。

如何运用生态智慧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换句话说,可持续理念,要贯穿于景观设计与管理的全过程当中。这是设计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声。探索新生态景观主义,首先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出发。“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将这两句话真正融到了我们的生态设计里面去。我们有中国人的思维,也有外国人的思维,新型生态现代主义的途径需要将科学、园艺学、审美表达、社会条件与生物科技相结合。这是中外的一种文化差异,中国人说的很哲学,西方人说的很直白。

面对设计思潮冲击的时候,我们应该尊重地域景观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之间内在的联系。今天上午,我们的很多专家教授也提到了这一点,用系统化的思维、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从生态功能、经济、可持续角度,思考规划设计。孙部长提到了我们的规划、我们的风景园林,这几个是具有人居含量的科学。我们从实践的角度,考虑了项目的公益性和经营性怎样高度统一,打造低成本低维护的生态景观,后面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说。

地域性景观消失时,我们需要对地域文化、景观独特价值传承进行思考。我们现在说千城一面,事实上千景也是一面的。思考需要展现地域景观精神与环境内涵,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这里面提到了精神与环境统一、文化和物质统一、传统民居及环境形式结合现代商业运营等。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农村很多都空了。怎么样破这个题,怎么样让它恢复活力,这是我们的思考。融入当地生活,百姓安居乐业,绝对不是把我们的老百姓赶跑。探索向美丽乡村发展的模式,民俗风情发展模式等等,都是我们实施生态修复或生态重建的思考。

大家知道,我们铁汉生态是以生态修复起家的,那么我们的做法就是保障生态服务和环境调节的基本功能,这是我们做生态修复的基本要求。保留场地可利用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改造,这一块已经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非常反对否认一切,或者将我们很复杂的环境当成一张白纸来设计,这是不对的。我们的措施是综合采用多种生态修复技术,而并非哪一种技术或者哪一种措施就能够解决问题的。生态技术与景观艺术的融合,确实对我们学景观的人是一个挑战。

第一,总体方案的设计。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挑铁汉生态的两个项目跟大家分享。

一个项目在青岛,是电影生态文化,有山有河有海。这个地方水质比较一般,但是形态也有。水库有湿地,还有入海和植被等等。对水位的分析,我们会着重分析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这一块。关于生态的自然关系,我们会分析动物群落、生长环境、历史环境、植物群落的生长环境,以及它们和水的关系。当这些分析清楚了,我们再考虑人是怎么活动的,从而推导出整个方案,这里面有一个总体的策略。我相信任何一个设计师都会这么思考,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叙述了。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我们基本上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是从河床来考虑,第二是从河岸来考虑。

第二,对当地城市景观场地的生境保护与开发。主要是对场地和植被进行保留,对河道进行拓宽。经常做河道设计的人都很清楚,我们很头疼如何跟水利排洪与以排洪为主的这些观念产生的冲突,或者说怎么样融合。我们最朴素的想法是将河道拓宽,这样肯定能满足水利的要求。另外清瘀泥也是其中一种措施,丰富水体形态,恢复植被。现在已经有一些水利设施了,现状是硬质堤岸。需要恢复自然形态,这样才能把场地扩大。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乔木的作用,包括这些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如说乔木可以防扬尘等。包括有些水的净化,实施时需要建立水的各种形态,并分析不同形态对水质的影响。这个水主要是过滤,增加水里面的氧分。

第三,是土壤植被综合净化。这里面对水也有净化作用。小溪也是土壤的一种过滤器。我们还会做一些喷泉,喷泉也有增氧作用,也是一种生态净化,喷泉对于水质是一种稳定调节。河道是清水蓄水,包括下游的这些植被净化,最后排到海里面的水保证是干净的。生态驳岸、生态净化、生态河道、各种生态作用,这里面都会做一些分析。

经过刚才的分析,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将生态因素都分析清楚了,我们才会考虑到人的活动,我们要保证人的活动对环境的干扰是最小的。大家看到的河道,下面是水的各种形态,上面是人和动物活动的空间。刚才案例很可惜的一点就是,我们负责的只是河道的其中一段,上游以及各个溪流这些关系我们没法去做,因为这一段和两侧的城市空间不够宽。本来我们还要考虑到有些海洋鱼类的洄游现象,但是空间不够了,下一步要考虑如何让鱼类洄游上去,回到上游去产卵。

另一个项目是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生态设计,包括建筑生态的实施都是由铁汉生态完成的。在座各位对校园都很熟悉,我们这个校园是一个新的校园,体现是生态化、人性化、休闲性和学习性、文化性与特色性,这些性我们都会用不同的元素来表达。

根据政府和校长的要求,这个占地400亩的学校囊括了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可招生共5500名。南北走向,东西两侧相对比较高,中间比较低,南面比北面更高一点,现状植被非常单一,这些都是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新的学校我估计在学习生活休闲这一块会考虑的更加全面。这种目标和定位生态景观,交往空间,多功能的教育设施等,都会考虑的更加周全一些。文化可持续发展这一块,我们从六个方面考虑,景观与地域环境紧密结合。

这个学校在梅州梅县,是客家人的聚集地,跟他们的建筑是有密切关系的。硬景和软景的结合,景观和学生相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兴趣,活动范围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然后就是景观以及学校教学理念无缝融合、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我们绝对不是做传统的客家建筑,而是融合解读这种地域文化和客家建筑元素。从建筑理念提取景观元素,软硬景相融合。色彩从软景里面提取,让建筑展现新客家的风貌。刚才说的是传统客家的元素,融入传统的客家精神,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创造新客家元素。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来讲,主要就是要有中国情怀,但是同时还是外国语学校,应有国际视野。对学习空间来说,是创造不同趣味的休闲空间,这是一些元素的提取。

“莘莘学子心,悠悠母校情。花香果香书卷香,笑声歌声读书声。一处室外彩色天地,处处校园皆为情意。”这首诗可以表达我们的设计理念。一轴两廊八园,金色花园是小学的;紫金花园是学校内部的山体公园;静逸花园将山体的水收集到这里,用作绿化的浇灌,还有场地的冲洗;博雅花园是教师公寓;求职花园是初中和高中的课室。

通过上面的分析结合客家元素做出这么一个校园。但是这个校园的建筑设计,我们也是留有遗憾的。当时我跟县领导及学校校长交流的时候,希望教学大楼和宿舍楼都做成平顶的,周边有一些客家元素就行。上面做成花园、菜园包括植物园等等。因为学校在市中心,场地非常宝贵,现在我们学生可能都没有劳动课了,我希望他们不用走出大楼就可以去劳动,这就是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但最终并没有成功,还是留下了遗憾。

这里面确实也融合了很多绿色建筑的理念,包括雨水花园、生态修复、中水回收等。将学校厕所的水、餐厨的垃圾,以及学校修剪下来的植物废弃物,都通过设备来进行发酵,然后出现沼气。沼液和沼渣也可以做肥料,这样学校产生的生活垃圾基本上达到了零排放。资源的优化、一些墙面的绿化,都在学校建设中有所体现。墙面绿化是铁汉生态比较成熟的技术,墙面上不但可以做绿化,也可以种菜还可以种草莓,这些比较有趣的东西在校园里面都会得到体现。

铁汉的情怀,是推进生态建设引擎,全面进入新生态景观构筑模式。铁汉特有的价值理念,对于这种生态伦理的认知是天地之大德在于生。今天孟兆祯院士也说过,我们要长存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施工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说,景观不仅是历史、文化深刻的内在体现,更是维系生态安全、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保障生态服务和调节的生态产品。

景观设计的理念,应实现生态技术与景观艺术完美融合。我们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与运营领军企业。在座的同学及同行们,如果这对一块比较感兴趣,或者和我们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可以相互之间多交流,甚至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成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