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铁汉生态为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生态样本
发布人: 时间:2018-08-07 点击数量:
铁汉生态成立17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线上官媒人民网发表长篇报道《铁汉生态:为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生态样本》,记录了这家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军企业,扎根深圳辐射全国,用17年的创新和发展,持之以恒地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绿色力量,为美丽中国的永续发展打造具有铁汉特色的“绿色样本”的不懈努力。
与此同时,铁汉生态还以高质量的绿色发展,践行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铁汉生态2018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937,851,294.63元,比去年同期2,794,830,127.79元增长76.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84,862,354.10元,比去年同期 269,257,613.15元增长42.93%。
▲以下为人民网转载
人民网 吕绍刚 王星
今年7月底,被誉为“公园网红”的深圳香蜜公园适逢开园一周年,已累计接待游客数量逾500万人次。公园承建方铁汉生态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海绵城市公园“样本”的香蜜公园以“生态技术与环境艺术完美结合”的理念和其绝佳的“匠心颜值”,开园以来就迅速在深圳乃至国内公园界“蹿红”。公园里的光影流变、云卷云舒刻画出时间的脚步,也见证着无数“铁汉人”的辛勤与付出,是他们用双手和汗水成就了这一“匠心美景”。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生态环境领域,永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铁汉生态扎根深圳辐射全国,用17年的创新和发展,在生态景观+生态环保+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多元产业格局持续发力,将生态环保技术与环境景观艺术完美融合,为美丽中国的永续发展打造出“铁汉样本”,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扎根深圳 做特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据统计,2017年深圳市全年生态环境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双提升”,并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圳模式。诞生于2001年,与深圳这片热土一同成长的铁汉生态,多年来深耕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深圳打造出生态建设的“样本”,让深圳的天更蓝、水更清、家园更生态。
▲深圳海绵城市公园-香蜜公园
畅游在深圳香蜜公园,这里1420米长的空中栈道、1000多米的水溪旱溪、近8000吨自然景观置石、4344株乔木9659株灌木共同撑起了“深圳最美公园”、“都市绿肺”的美称,这里每一处“匠心美景”都体现着铁汉生态“生态技术与环境艺术完美结合”的理念,代替传统沟渠排水系统的生态草沟,融合多重元素的艺术编织广场,防止水系局部富营养化的水体循环造流,最大限度延续公园自然海绵体功能的公园绿地……这件铁汉生态引进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景观代表作,开园一年来累计接待游客数量已逾500万人次,不仅成为市民珍贵的生态福利,也是铁汉生态努力打造“山、林、城、海”多种形态融合发展的典范。
▲深圳欢乐海岸
漫步在深圳欢乐海岸,这里绿植摇曳,花雾如荫,曲水邀欢处,羽觞随波泛,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生态环境背后,凝聚了铁汉人的心血和汗水。作为这张城市名片的重要缔造者之一,铁汉生态仅仅用50天时间高质量高标准交付,创下了“深圳速度”,并将可持续性环境发展娴熟地运用在景观专业中,使其与深圳湾和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构成一个庞大的自然生态系统,提升了深圳国际化滨海城市文化内涵和生态涵养。流经宝安、光明的茅洲河是深圳昔日的“母亲河”,由于地势低洼水动力交换能力不足、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等,曾被住建部、环保部列为挂牌督办的黑臭水体。在华星光电河段,铁汉生态通过生态手法,将其打造成一个具备污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系统的生态景观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森林音乐会
如果说深圳是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那么铁汉生态就是成长于改革开放、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企业缩影。感恩深圳经济特区带来的历史机遇,铁汉生态通过支持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并设立“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协助深圳创森、举办2018深圳森林音乐会、连续六次赞助“福田·铁汉生态杯”全国青少年国际象棋公开赛等活动,始终做特区生态文明的守护者,以实际行动提升深圳的生态质量和生态效率,回馈着对这座城市无限的热爱。
辐射全国 做美丽中国的践行者
得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好机遇,铁汉生态近年来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生态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产业全链条。距深圳2000公里之外的山东滨州,西纸坊·黄河古村此刻正迎来暑假旅游旺季,游人如织。这是铁汉生态凭借多年累积的生态环境建设经验,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扶贫,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打造出的又一个“铁汉样本”。
▲滨州西纸坊•黄河古村
滨州西纸坊村前几年还是一个黄河滩区的破落贫困村,由于土地贫瘠,村内劳动力大量外流,村落出现空心化,多数房屋闲置、破坏,因久无人居而杂草丛生,随处可见历经风雨依旧伫立的残垣断壁。作为首个旅游PPP项目,铁汉生态抢抓国家关于产业扶贫的政策机遇,把美丽乡村和精准扶贫纳入到西纸坊村的整体规划中统筹推进,仅用半年时间就让小村庄完全改变模样,成为集特色风情民宿、柴烧古窑、传统手工作坊、亲子乐园、百亩花田花海、黄河风情绿道为一体的荟萃黄河文明、凸显生态黄河的国际知名古村文化品牌,并于2017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开园短短三个月游客数量就超过30万人次,游客满意度达90%。
▲美丽中廖村
始终以“环保报国、产业报国”为己任,从西到东、由南往北,铁汉生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在祖国最南端的海南省三亚市中廖村,民族工艺品加工、酿酒、自织黎锦、农家乐等体验式、观光式农业在这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无处不在,这是铁汉生态参与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铁汉生态通过立足民风民俗、保留乡村整体建筑风格,保住原始生态、山体和树木原貌,并结合当地种植业、黎族文化、田园风光等特有资源进行优化,同时还加入了海绵化建设的理念,在村道、骑行道、步行道等道路两侧增设海绵化排水边沟以收集地表径流,用于基础灌溉等用途。优良的产业布局及精心设计的生态环保设施,不仅使中廖村穿上美丽的外衣,也使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治理后的海口东西湖
▲王仙岭旅游度假区公园
凭借功能完备的生态产业链和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生态技术体系,在全国各地不断开疆拓土的同时,铁汉生态在“老本行”生态环境治理上也持续打造“匠心样本”。如为海南建省30周年打造的献礼工程——龙昆沟、东西湖等11个水体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历时120余天重现东西湖往日的碧波荡漾,打造出了中国水治理的海口样本,得到了联合国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的点赞。在矿都郴州王仙岭,铁汉生态运用尾砂、废渣通过稳定化和阻隔填埋联合修复技术,将环境修复与生态景观构建为一体,使昔日矿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花园式景象。
创新驱动 做生态行业的领航者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要在加大研发投入中确保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企业发展的制高点。”刘水坦言。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铁汉生态旗下亦有5家子公司同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厚植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17年来,通过构建发展新机制,以更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铁汉实现了人才兴业和科技强企,目前拥有专职研发人员400余人,专业涵盖生态、环境、生物、土壤、园林、园艺等多个领域,并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级专家顾问10人,其中中科院、工程院院士5名。在已有省院士工作站、省企业研究院及省市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平台的基础上,还成为“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呈现出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磅礴之势,强有力地推动着公司研发团队和研发能力建设。
在铁汉,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优秀的研发人员来自于田间地头”,“接地气”的创新才有生命力。翻山越岭、蹲守地头,是铁汉研发人员的日常写照。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铁汉生态在捐赠阿拉善基金会的同时派遣研发人员长期驻扎当地,深入沙漠治理一线学习和总结沙漠治理方法和经验,并利用与北大、北林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建立的产学研平台,系统开展了黑果枸杞和地被菊等沙旱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繁育生产工作,建立了沙旱生植物试验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沙生植物的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生态治理沙漠新道路。
▲抗逆植物研发
“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都不低于销售总收入的3%,累计投入已超过6亿元。”刘水认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环境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提高,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自成立以来,铁汉生态一直坚持“科技先导、研发先行”的理念,不断加强抗逆植物选育、水生态修复、土壤修复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环境保护与修复核心技术研发。目前已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16项,突破性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成为国内少数能够提供一揽子生态环境建设与运营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不忘初心 做绿色发展的推动者
“刘水是一位有着家国情怀的创业者,是以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大业为己任,带领铁汉生态‘造福于当代,惠泽于后人’!” 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朱善璐说。
铭记初心,铁汉生态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为行动指南,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前瞻性的视野面向世界和未来,将“生态环保”理念延伸至精准扶贫、教育、环保等领域,建立了具有铁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海南儋州三角梅精准扶贫
在海南省儋州市东成镇,铁汉生态发挥自身主营业务和专业技术特点,把精准扶贫作为重要指标,大力支持当地贫困户种植三角梅,把发展三角梅产业、打造三角梅经济作为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根本出路。海南儋州铁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在海南儋州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通过花卉生产销售与农民就业完美结合,在省、市政府的指导下,协助政府解决扶贫问题,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难题。”
为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铁汉生态还以规划扶贫谋长效。铁汉生态与梅州市政府签订《梅州市规划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主要负责梅州市175条省定相对贫困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中仅规划设计费用一项,就为梅州市节约资金过千万元。
更好的教育、更美好的未来,这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教育愿景,也是铁汉生态对社会的最好回馈。铁汉生态公益基金会先后慷慨捐资支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楼、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楼的建设,并陆续设立“工学院铁汉基金”、“城环铁汉生态环境基金”、“铁汉科技开放课题基金”等,全力资助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与此同时,铁汉生态还鼎力支持深圳香蜜公园自然学校的开办,邀请世界棋后谢军担任深圳市铁汉生态公益基金会“绿色公益大使”,并多次举行“清除外来物种”、“净滩”、植树等公益活动,努力把生态文明的种子“种”进了每个孩子心里。
▲铁汉生态公益基金会成立
▲支持国际植物学大会
为给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绿色”教育环境,铁汉生态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步伐,向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革命老区传递温暖,资助西柏坡中学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向新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尤喀克卡库拉村教育扶贫基金捐资,将慈善足迹延伸到祖国的南疆;向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教育局捐赠专项教育基金,用于奖教奖学、学科发展及扶贫助困项目。
“行善要及时,越给越富有;奉献的越多,收获的越多。” 刘水在阐述自己的慈善理念时说。在革命老区广东吴川市,饮用水安全曾威胁着老区群众的健康与生存,铁汉生态努力消除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捐资重建饮水工程,解决困扰广东省吴川市塘缀镇湛屋村大塘村两村长达30多年的饮水难题,让670多户3800多名群众喝上了安全的自来水。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17年来,铁汉生态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之以恒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绿色力量,致力于为美丽中国的永续发展打造具有铁汉特色的“绿色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