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文化】对话工程:西行路上的诗与远方
发布人: 时间:2016-05-09 点击数量: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印有“铁汉生态”字样的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这不是深冬时的景象,而是出现在人间四月天。当南方早已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时,位于大西北的“中国夏都”西宁依然一片酷寒。
刚结束了漫长的冬休期,但西宁的气温依然时常在零度以下,树叶也还没有长出来,树干仍是光秃秃的,满目萧瑟。铁汉生态进军青海的首个项目——青海西宁北川河项目就在这里。
作为铁汉西路军的代表之一,驻扎西宁的铁汉人用青春与热血描绘着铁汉生态的诗与远方。一个新的起点,一段辉煌的历程,就从这里开始……
青藏高原上的应战
“刚到项目上的时候,就是一片空地与荒山,什么也没有。直到把项目部板房盖起来了,才感觉有点模样了。”项目负责人谭显声在回忆起初来西宁的情景时如是说。2015年4月,带着公司的嘱咐与期望,几名铁汉人开始了青藏高原的征途。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这里也是古时“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铁汉生态向西征途上的重要节点。
青海西宁北川河项目分为两个标段,一是青海西宁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北川河河岸西侧环境修复工程,二是北川河(核心段)综合治理项目之生态河道建设工程景观部分建设工程。一标工程用地约25万㎡,中标价8500多万,含配套场地绿化整治、LID河岸雨水处理系统、游步道、场地照明、绿化给水、环卫设施、指示牌等;二标工程中标价1.07亿元,包含由北至南怀古园(神话篇)、养生园、怀古园(史诗篇)、河湟园、夏都园五个景观区总面积约155公顷的景观建设及绿化工作。
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年平均降水量380mm,蒸发量1363.6mm。严寒、干燥的气候,给植物养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经项目部与设计沟通,项目上原有的树种采取原地保留的处理方案。“因西北土地上成片绿色的景象甚少,特别是在北川河工地尤为突出!”谭显声说。
西宁北川河项目还包含大量的水下作业,项目需要对25万㎡的水域进行抽水。又因工期要求,抽水后仅有1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所有的水下基础施工,包括桥梁、木栈道、水下长廊基础等等。除了施工外,还得做防水处理,这对工艺的要求极高。此外,LID河岸雨水处理系统工程也引进了来自美国的全球最尖端技术,这在国内还属首例。
本项目也是公司向管理型企业转型的试点项目,对人员管理、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把控等更加重视。由于人员较少,项目部同事基本都是一人身兼多职。资料员盖芳芳不仅是资料员,还要负责大部分的行政事务,包括ERP系统所有的数据、施工日志录入等工作;外派财务刘舟驰也是身兼数职,既是财务,还协助承担了部分行政的工作。
西宁境内最高海拔4394米,市中心海拔2261米,气压低、日照长、气候干燥。刚到高原地区,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适应期更是长达数月。这里不能进行激烈运动,一般人爬个几层楼梯便会呼吸困难、喘气不止。项目部的同事初到之时也不例外。
在2015年4月修建板房时,一位身高一米八、身体强壮的男同事忽然流鼻血不止,送医后竟断断续续流了一整夜鼻血才有所缓解。在医院躺了3天后,才勉强有了好转。盖芳芳初到之时也是大病一场,足足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才康复过来。
这些事情给原本对高原反应一无所知的项目同事敲响了警钟,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在注重身体状况的同时,为项目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一定要做得比设计图还要好”
“完成设计图的效果没有什么,我们一定要做得比设计图还要好。项目完成之后,我们要申请中国风景园林协会优质样板工程荣誉,争取拿到大金奖。”谭显声对项目质量和效果信心满满。
西宁北川河项目部虽然人员少、工作任务重,但大家却从未因此掉以轻心,反而对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环境保护等要求更为严格。截至目前,项目未发生过一起环保、质量、安全方面的事故,也未接到过一个投诉。
西宁北川河项目实行样板先行,无论是土方、木栈道,还是石头的选样、选色等等,都是让业主确认后,再进行后续施工。北川河项目现场一共有6家施工单位交叉施工。在同样使用业主规定材料的情况下,铁汉是施工质量做得最好的。也正因为对施工质量的高度认可,业主还主动提前拨付了材料的款项。
项目部对每一位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都实行了严格管理。工地设置安全标识,不定期举行安全教育及消防演练。而进入工地时一定要带安全帽、工人要穿铁汉工服等规定,也是严格执行,绝不姑息。盖芳芳说:“项目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公司形象,一定要严格要求!”
这样的严格要求也赢得了各方认可。2015年,世界银行检查团两次来检查,均对项目资料的整理及施工现场的严格控制表示满意。2015年7月20日,公司总工办来此巡检时,西宁北川河项目部得到了满分100分的肯定。
此外,项目部也在大力推行6S管理。2015年6月,项目部成立不久,就开始推广6S工作。除了公司的6S管理制度外,项目部还针对项目情况制定了6S管理制度及评分表,就算是-20℃的寒冬,也会进行例行检查。因为工地上的泥土特别多,特别是下雨过后,走一趟工地,脚上总要沾上几公斤重的泥。为了不弄脏办公区域,还在项目部设置了洗鞋的区域,并且在卫生间内放置了鞋柜,要求大家清洗干净或换了鞋才可以进办公室。
一开始推行的时候,多数员工对此都非常抵触。盖芳芳身先力行,先弄好自己的办公区域,再带着他们一间一间地把办公室整理好。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推行,当整洁、明亮的办公室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大家也对6S工作有了认可,到今天,做好6S也已变成了大家的习惯。
将团队拧成一股绳
在遥远的青藏高原做项目,项目部同事朝夕相处,更像一家人一样。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相互学习。
项目部每月会安排1至2次培训,包括公司的工艺百法、工程总体计划培训、苗木养护知识等等。除了固定的学习分享例会外,其余的时间也会自主学习。刘舟驰说:“项目刚组建的时候,有新同事不适应时,盖芳芳会一个个主动来教导。那会儿每个人的工作任务都很多,自己的任务都忙不过来,但是她还会帮我。”经过了在西宁项目的历练,刘舟驰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过年回家的时候,这个从来不会做家务的小伙主动帮妈妈做饭、做家务,陪父母散步,分享项目上的故事,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夸他成熟不少。
已有九年工作经验的盖芳芳像一个大姐姐一样,主动帮助刘舟驰和李桐。除此之外,她也在努力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来铁汉之前,她主要从事道路、桥梁方面的施工,对园林绿化方面却接触甚少。为此,盖芳芳主动提出白天要多去工地,熟悉苗木的属性。她说:“这个项目用到了90多个品种的植物,这在西北地区来说,已经算比较全面的了。我宁可晚上加班处理事务,也要保证每周至少有2天要来工地上多看看。”
谭显声作为“大家长”,对项目团队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不仅教他们专业知识,教他们为人处世,在茶余饭后也会给他们介绍公司概况、企业文化等。“谭经理的自我担当能力很强,也很包容,如果我们犯错了,他首先不是责怪我们,而是教我们怎样做好。”“他身上有一种凝聚力,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并且,谭经理十分博学多才,在他身上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善于管理的领导者,尽管项目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乐在其中。即使有调往其他项目的机会时,也选择了留下。每当谈起团队时,所有人的表情都无比坚定,都说:“我们的团队很团结。大家能紧紧地拧成一股绳,将团结协作的力量发挥到最大。”